在新林区农业农村局的积极推动下,定制农业已然成为激活林区生态宝藏、驱动产业能级跃升的核心引擎。以大兴安岭印象北极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本土龙头企业,循着“需求定标准、标准控品质、品质赢市场”的定制化发展路径,让生长于大兴安岭的“长生果”松仁挣脱深山的桎梏,香飘四海、远播世界,为林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树起了熠熠生辉的标杆。
一、定制化布局,筑牢全链条产业根基
新林区立足寒地林海的独特资源禀赋,悉心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起脉络清晰的定制农业体系。自2016年印象北极公司扎根塔源镇以来,凭借对产业发展的精准判断与布局,一座占地11160平方米的定制化生产基地拔地而起。基地内,净化车间、分选车间等专业功能区科学划分,5台打塔机、12台脱壳机等定制加工设备有序运转,4800平方米的钢架晾晒大棚与400平方米的冷库无缝衔接,形成了从原料存储到精深加工的完整闭环链条,精准满足着不同市场对松仁规格、纯度的个性化需求。
为严守原料品质关,企业在新林区塔源镇、宏图镇等7个区域设立定向收购点,将松籽采摘标准与品质要求细化明确,构建起“企业定标准、农户按标供给”的原料保障新模式。自2020年投产后,这一模式不仅催生了50余个就业岗位,更让每一颗松籽都严格符合定制生产标准,为后续加工环节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
二、科技赋能力,升级定制化生产效能
作为新林区政府认定的规模以上企业,印象北极凭借自主创新意识与市场洞察力,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破解定制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难题。2022年,企业自主研发的松塔打塔机成功实现从人工脱皮到机械脱皮的升级,加工效率大幅提升,目前已进入国家专利申请阶段。这一技术突破为定制化生产注入强劲动力,让标准化、高效化生产成为现实,支撑起年加工500吨松仁的定制产能。
2023年,依托日益完善的定制化生产体系,企业精准捕捉并匹配欧美市场需求,生产松仁产品261.6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008.25万元,同比增长11.85%,主营业务收入近3000万元,利润稳步攀升。科技赋能让定制农业“以需定产”的优势充分释放,推动松仁产业成功实现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跨越。
三、品质树标杆,擦亮定制化生态名片
新林区始终引导企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定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印象北极深耕的偃松籽,源自大兴安岭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寒林区,蕴含100多种有益成分,被誉为大自然馈赠的“长生果”。2023年,在农业农村局的专业指导下,企业成功斩获有机产品认证,这一殊荣标志着其从原料选择到生产加工的全链条定制化品质管理获得权威认可,为产品品质盖上了“金印章”。
这种以“有机、健康”为核心的定制化定位,让松仁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目前已稳定销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从莽莽林间到全球餐桌,定制农业让大兴安岭的生态馈赠实现价值最大化,更让“新林造”特色农产品成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向世界展现着林区生态富民的独特魅力。
未来,新林区将持续深化定制农业发展理念,以印象北极为示范样板,推动更多林区特色产品踏上“定制化、品牌化”之路,让生态资源通过定制化路径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富民兴区的强劲动能,奏响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谐乐章。